俺家那爷俩,与其说是父子,还不如说是玩伴更加贴切一些呢!
孩子从小到大,我几乎就没有听到儿子爸爸与儿子讨论过与学习相关的正规的话题,如果真的说有的话,那么这些也蕴藏在父子俩的游戏中。
爸爸喜欢带儿子上街购物,购物之前和儿子先商量好,今天咱们去买什么?要买的是几样东西?每样东西买几个?这些一般都要儿子先想好,到了购物的地方以后,爸爸就闲着了,告诉儿子:按照你说的买吧,你拿齐了爸爸就去付款,拿错的咱今天就不买了。于是儿子就乐颠颠的自己找去了,把开始想买的东西一样样找齐,每一样的数目都数1清楚了,交给爸爸过目,爸爸接过来一看,数字正确的,爸爸会狠狠的夸夸儿子,然后去付款,错误的让儿子自己再重新拿或者干脆就不买了。
东西买了,回家的路上,爷俩的话题就来了,每一样东西咱买了几个?咱家留几个?给爷爷奶奶几个?儿子也兴致勃勃的分配着。往往一路上能设计出很多分配方案呢。
这是采购中的故事,其实在游戏中,这些数字就得到了升华,比如爷俩过家家,爸爸会提醒儿子:你的宝宝们需要吃的了,你要想好,每个宝宝吃几个,别买错了啊,也别分错了。
而一些空想的游戏就数不胜数了,爸爸和儿子做游戏,爸爸说:记住,该买香蕉了,爸爸买了10个香蕉,爸爸3个,你有几个?儿子回答后爸爸会继续说:“要是爸爸五个呢?”这样的游戏往往能玩个半天爷俩海乐此不彼呢。
不仅仅是买东西,平时的游戏,平时的用具,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着,现在想来,儿子最初对于数字的感知,可能就来源于这普通的生活中吧。
在我家里,我懂教育,而儿子爸爸不懂,而儿子爸爸对儿子所做的,却优于我这个懂教育的很多倍。所以,教育不仅仅是说教,不仅仅是理论,真实的教育就是普通的生活,你给孩子提供怎样的生活,你的孩子就会接受怎样的教育。